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田加胜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4-06-21 导师主页
田加胜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 ,信息与通信工程
高度计海洋遥感与信息提取,电磁理论及其在生物医学工程应用,电波传播与天线技术,新一代高度计遥感数据处理与人工智能
tianjs@mail.hust.edu.cn

招生信息

1
电子科学与技术
2024
1
学术型硕士
2
电子信息
2024
1
专业学位硕士
3
信息与通信工程
2024
1
学术型硕士

田加胜,男,副教授。2002年华中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博士毕业。长期从事电磁理论及其应用方向研究。具体从事电磁理论与技术在海洋监测方面应用研究-高度计海洋遥感数据处理与信息提取,卫星轨道仿真与精密定轨研究;电磁理论在天线设计方面应用-舰船天线设计与仿真;电磁理论在生物学方面应用-经颅磁刺激关键技术与理论研究。担任多家杂志论文评阅专家,国家学位论文通讯评审专家,国家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中法海洋卫星CFOSAT专家成员。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项目,主持多项中国海洋HY-2卫星专项项目,主持电磁学与生物学交叉横向项目,主持舰船天线设计与仿真项目等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10余篇被SCI收录。教学方面曾获校教学竞赛二等奖,多次获校教学质量二等奖,主编教材《微波技术基础》。主要从事本科《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基础》和研究生《近代天线理论与技术》《计算电磁学》等课程教学。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粗糙表面模型及其电磁散射特性的卫星雷达高度计海况偏差研究,2019.1-2022.12.

2.基于粗糙表面模型的中国近海高度计波形重构与参数反演算法研究,2017.1-2020.12.

3.多层粗糙表面介质模型的高海况星载雷达高度计参数反演与校正算法研究,2014.1-2017.12

4.多参数多层介质模型的卫星雷达高度计风速反演算法研究,2011.1-2014.12.


主持纵向项目:

5.基于电磁带隙技术的纤维束天线的基础应用研究,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5.1-2006.12.

6.高精度有效波高反演模型研究,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2024.1-2026.12.


主持横向项目

7.新型雷达高度计轨道和海面仿真软件,2022.1-2024.12(十三五卫星专项)

8.深部经颅磁刺激仪关键技术与系统优化开发,2022.1-2027.12

9.基于多参数的HY-2卫星高度计风速反演算法研究,2009.1-2010.12

10.基于仿真技术的星载雷达高度计误差分析和补偿技术研究,2010.1-2011.12

11.HY-2雷达高度计性能分析及反演算法研究,2011.1-2012.12

12. 天线集成电磁环境分析及计算技术研究,2013.1-2015.12


参与其他项目

13. 运动状态下隐身飞行器的毫米波辐射特性研究

14."十二五"海洋观测卫星地面系统CFOSAT研制

15.紧凑型自由电子激光太赫兹源技术

16.波谱仪海洋信息提取技术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1] JiashengTian* and Jian Shi, “High Precision Retrieval of Ocean Parameters Based on a New Improved Second Order Model with considering Non-gaussian effects”,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Feb. 2023, Vol.20,pp.19458-19468.

[2] Jiasheng Tian*,Jian Shi,“A New Cyclic Iterative CorrectionAlgorithm for Retrieving Sea Surface Wind Speed Based on a Multilayer-MediumModel”,IEEE Access,2022,Vol.10,pp.33269-33280.

[3] JiashengTian*, Jian Shi, “A New method for analyzing the attenuationcharacteristics of satellite radar altimeter signals due to rainfall based on amultilayer medium model”, Radio Science,2020,Vol.55, NO.5,pp.1-11.

[4]JiashengTian*, Jian Tong, Jian Shi, Liangqi Gui. “A new approximate fast method ofcomputing the scattering from multilayer rough surfaces based on the Kirchhoffapproximation”,Radio Science, 2017, Vol.52,NO.2,pp.186-195.               

[5] JiashengTian*, Qiaoyun Liu, Wan Pan, Jian Shi, “Improved algorithm of retrievingoceanic surface wind speed based on a stratified media model at high seastates”, Microwaves, Antennas & Propagation, IET, DOI:10.1049/iet-map.2013.0581, 2014, Vol.8, No.15, pp.1333- 1339.                                 

[6]Jia-sheng Tian* and Tian-lin Dong,“LONGITUDINAL WAVE PROPAGATION IN DIELECTRIC WAVEGUIDE ARRAY”,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Infrared and Millimeter Waves, June 2004, Vol. 25, No. 6,pp.981-988.

[7]Jia-shengTian* and Tian-lin Dong, “ RIGOROUS ANALYSIS OF ELECTROMAGNETICWAVEPROPAGATION IN CYLINDRICAL DIELECTRIC WAVEGUIDE ARRAY”,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Infrared and Millimeter Waves, Vol. 24, No. 11, November 2003,pp.1885-1891.   

[8]Jian-shengTian* and Tian-lin Dong, “THE CONVERGENCE OF THE EIGEN EQUATION FORDIELECTRIC WAVEGUIDE ARRA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rared andMillimeter Waves, Vol. 24, No. 4, April 2003, pp.613-618.                                  

[9]Jia-sheng Tian* and Tian-lin Dong, “AGENERAL APPROACH TO GUIDANCE IN GENERAL TWO-DIMENSIONALLY PERIODIC MEDIU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rared and Millimeter Waves, Vol. 23, No. 3, March2002, pp.459-463.                                          

[10]Jia-sheng Tian* and Tian-lin Dong,“TRANSVERSE PROPAGATION IN DIELECTRIC WAVEGUIDE ARRA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rared and Millimeter Waves, June 2002, Vol.23,No.6, pp.931-935.

[11] Qi,Huang; Tian-Lin,Dong; Boyuan,Chen;Qingxia,Li; Jiasheng,Tian;Ping,Chen; “Vector scattering from one-dimensional periodic perfectlyconducting surface:transverse magnetic polarization”, Journal of the OpticalSociety of America. A, Optics,Image science and vision, 2014年31卷10期,Vol.31,NO.10, October 2014, pp.2321-2327. 

[12]田加胜,刘巧云,周程,石坚,邓跃,“一种充分考虑高海况的风速反演算法研究”,遥感技术与应用,2012,Vol.27,NO.1,pp.243-247.

[13] 田加胜*,李昕,石坚,张靖,“介质波导阵列电磁特性分析”,红外与毫米波学报,第24卷第2期, 2005年4月, April 2005, Vol. 24, No.2, pp.156-160.

[14]田加胜*, 董天临, 占腊民, 石坚, “介质纤维束波导电磁波传播特性分析”,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第23卷第5期, 2004年10月, Vol. 23, No.5, October 2004, pp.371-373.

[15]田加胜*, 董天临, 石坚, “介质波导阵列的横向传播特性分析”, 微波学报, 第20卷第2期, 2004年6月, Vol.20, No.2, June 2004, pp.15-18.

[16] 田加胜*,薛航,石坚,“高度计误指向角引起的参数反演误差分析与校正方法研究”,遥感科学,第3卷第3期,2015年8月,Remote Sensing Science, Vol.3, Issue 3, August 2015, pp.36-41.

[17]RongrongZhang,Jiasheng Tian,“Multi-parameterocean surface wind speed retrieval based on least square method”, 2016 IEEE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2016,pp.5835-5837.

[18]Jiasheng Tian;Qiaoyun Liu;Ping Tan;Jian Shi;Mingwu Fan;Deng Yue;Yuanji Pei,“The Study ofthe Optical Cavity for a Compact Terahertz Source Based on Free Electron Lasers”,2012 Symposium on Photonics and Optoelectronics,2012,pp.1-3

[19] 田加胜*,刘巧云,潘弯等,“多层介质白沫模型的一种新型高度计风速反演算法研究”,中国第一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卫星遥感与应用,2012年12月,北京,pp.191。

[20]田加胜*, 周新蓉, 石坚, “海水天线电磁仿真与设计研究”,2015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2015年5月30日,中国安徽合肥,May 2015, pp.155-158.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水平一流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之一,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学校学科齐全,结构合理,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11大门类。学校现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9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34个,并有工程硕士、法律硕士、MBA(含EMBA)、MPA、临床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MPH)、风景园林硕士等专业学位授权。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成立于1984年,是全国首批研究生院之一。我校从196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现有在校全日制研究生17000余人。我校首批获准在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范围内自主设置二级学科专业,首批获准自主确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分数线,是我国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造就高层次专门人才的研究生培养基地之一。

  华中科技大学坚持“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促进学研产协调发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在研究生教育上,根据“创新是灵魂,科学研究主导是核心,导师负责制是基础”的指导思想,不断提高培养质量,产生更多的创新成果。

  研究生院注重研究生教育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研究并重,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校企合作培养,国内外联合培养,学年制与学分制相结合的弹性学制等办学思路和形式,有力地促进了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研究生院始终将研究生培养质量放在工作的首位,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提高质量。实施与健全导师负责制,配备研究生政治辅导员,实行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设立研究生“三助”岗位,实行研究生中期考核,进行博士导师遴选和副导师预备队伍建设,资助和扶持导师编写、出版专著和研究生教学用书,推进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等,研究生教育质量得到了广泛肯定,在全国高校中具有重要影响力。

  丰富多彩的研究生活动,是我校研究生教育的一大特色。“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博士论坛”、 “学术沙龙”、“企业论坛”、“科技十佳”评比、研究生运动会、“十大歌手赛”等课外科技、文化、体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研究生的生活,开阔了眼界。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生社团活动使研究生增长了才干,提高了适应性,增强了社会责任感。研究生会设立了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建立了专业性科技创新基地,开展学术年会、学术讲座和研究生科技创新活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我校始终重视研究生院的建设,不断强化服务与管理职能。本着“育人为本”和“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建设“招生—培养—就业”一条龙的服务体系,为研究生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学在华中科大”的优良传统,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以人为本的优质服务,体现了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的精神面貌。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